Single Image

生命体为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工程设计赋予灵感让科学界总是期盼着下一个新颖奇趣的构想是次生物和技术领域的跨界融合特选常被误认为仅属花盆里的杂草三叶草(酢浆草)为主角

香港大学港大的工程专家从三叶草的倾性运动蒙受启迪研发出一种折纸微流控装置可对外界环境变化作出反应例如温度光线的强度和湿度

该研究团队由港大机械工程系的岑浩璋教授指导并由潘益博士率领将刺激响应材料嵌入至薄的弹性体微流控装置以实现该装置对温度湿度和光线的反应

透过可折迭式几何形状的设计该装置会遵循预设的折纸折迭该项创新型工程设计已于科学进展发表更被重点推介为封面文章

研究团队将此项可变形的微流控装置命名为 TransfOrigami microfluidicsTOM),来强调它的形状变化和折纸结构之间的密切联系。这项重大突破对于未来实现微流控装置可因应环境而作出变化具有深远意义。

微流控学是一门跨学科的新兴领域研究可操纵和处理微量液体的系统如今其重要性与日俱增尤其是精准医疗相关领域,皆因微流控装置从药物递输到组织工程的生物医学应用层面均潜力无限。

值得关注的是,多年来微流控装置的微通道结构只局限于二维平面,此项三维微流控结构TOM开元拓新可根据环境刺激而如三叶草般折迭实属史无前例

TOM可用作一种具有环境适应能力的光微反应器它能够感知环境刺激并通过形态变换,将环境刺激正向回馈予正在经受光合作用的微观流体中。」潘博士说

当外部环境适宜光合作用时比如在晴朗的日子该装置就会展开促进光合作用当外部环境不利于光合作用时如下雨的时候该装置就会折迭以减缓光合作用。」

个中原理有望进一步广泛应用,例如用于动态人工血管网络和形状自适应软性电子设备等。

正如我们所知活机体通常是动态的且具有一定的移动节律当开发的器官晶片具备对环境作出反应的功能时将更接近真实的活机体或有助我们促进微流控装置器官晶片模拟器官的功能成效。」岑教授说

动态人工血管网络预计将成为TOM和器官晶片的潜在结合体,而形状自适应软性电子设备则有望成为TOM和软性电子设备的互融体。

人体表面大部分是弯曲的在穿戴式软性电子设备中,设备形状与人体表面形状的契合度会影响讯号感应效率,如软性电子设备遇刺激会变形或有助设备循着人体表面形状而灵活形变从而提升软性电子设备使用效率。」

时至今日沿用传统制造材料的合成微流控系统,能够呈现像植物般因环境而变化的能力属极其罕见。若微流控系统具有因遇刺激而变形的能力将为更精密准确功能灵活甚至智慧型流控系统铺平前路因此研究团队将三叶草倾性运动实践于微流控装置

植物进化其环境应变能力以求存这让其脉管系统即植物运输水份和养料的网络尽管身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仍能健康运作。这种脉管系统启迪科学家研发兼具嵌入式流道的人造系统,比如仿生的微流控装置。」岑教授说他相信这是一个典型而且具启发性的例子说明人类可遵循大自然的灵感来推进工业设计

研究团队致力于揭晓更多关于软物质微流体及其他领域的奥秘这项研究志于实践自适应光合作用为植物启发式形变折纸微流控用途开拓先河

该研究论文刊登于科学进展》,题为Plant-inspired TransfOrigami microfluidics」。

连结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adv.abo1719

影片连结 

 

资料来源: https://www.hku.hk/press/press-releases/detail/24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