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坐着看手机或笔记本电脑
  • 奖项和成就
  • 科研
香港大学(港大)工程学院的研究团队开发了一个可穿戴微型生物电子传感系统,可以读取人体微弱的电化学信号。系统只有一枚硬币大小,可应用于个性化健康监测,例如测量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以及心理健康状况等。
  • 科研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港大医学院)临床医学学院微生物学系研究人员发现冠状病毒如SARS-CoV-2,SARS-CoV-1和MERS-CoV等,皆可利用宿主细胞蛋白酶「半胱天冬酶-6(caspase-6)」进行更有效的复制,并阐释其相关原理。
  • 科研
由香港大学(港大)生物科学学院及太古海洋科学研究所Bayden D. RUSSELL博士带领的研究团队与澳洲悉尼大学海洋研究所的Maria BYRNE博士合作,透过模拟海洋热浪的实验,评估成年海胆 (Heliocidaris erythrogramma)能否把抗高温的保护机制传承给下一代。结果发现,暴露于海洋热浪下的海胆能生产成长速度较快及体型更大的下一代,而这些后代的抗热能力也相对较优,可以在炎热的环境下存活。然而,若热浪持续,海胆后代在成长及发展过程中的死亡率亦会上升。这项研究成果已于国际著名生态学期刊《全球变化生物学》(Global Change Biology)上发表。
  • 学生、校友和教授的故事分享
六位运动员在各自的运动领域成就卓越,是运动界的明日之星。为表扬他们的杰出表现,港大于今日(8月1日)举行「香港大学李兆基顶尖运动员奖学金颁奖礼」,恒基兆业地产集团主席李家诚博士、恒基兆业地产集团副主席林高演博士、港大首席副校长王于渐教授、港大收生及国际生交流事务总监严志坚教授等嘉宾出席了颁奖礼。
  • 奖项和成就
  • 学生、校友和教授的故事分享
身为香港大学2020-21年精英运动员及就读于经管学院的杨芷齐同学于2022年6月18日参与2022年香港杯射箭比赛,夺得女子个人组冠军。随后她远赴法国巴黎参与6月21-26 日所举行的2022年射箭世界杯,并在比赛中刷新了三项香港纪录,分别是:个人室外女子复合弓50米淘汰赛、个人室外女子青年复合弓50米排位赛及个人室外女子青年复合弓50米淘汰赛。
  • 奖项和成就
  • 科研
香港大学(港大)物理学系的研究团队运用超级计算机进行大规模的数值模拟,发现归纳高度纠缠量子的独特物质形态「量子自旋液体」的明确测量方法。
  • 奖项和成就
  • 科研
来自香港大学牙医学院和香港珠海学院资讯科学系的研究人员合作开发人工智能,可以自动设计个人化假牙,提高效率和减少所需时间,让牙医能提供更顺畅的服务,同时改善患者应诊体验。
  • 奖项和成就
  • 学生、校友和教授的故事分享
由香港大学(港大)电机电子工程系褚智勤博士与机械工程系林原博士、南方科技大学李携曦博士领导的研究团队针对上述问题,开发了一种基于GaN光学芯片的高度集成、低成本微型光学显微传感系统,实现了在空间受限的情况下,高湿度细胞培养箱内无标记细胞活动的监测与分析。团队并成功将新技术应用于药物活性分析筛选和免疫细胞分化进程的实时定量追踪。
  • 奖项和成就
  • 科研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港大医学院)临床医学学院矫形及创伤外科学系杨伟国教授团队研发出一种无创式微波高温热疗技术,成功恢复失效的传统抗生素对多重耐药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深层组织感染(如尿道炎或腹膜炎)的治疗效果。
  • 奖项和成就
  • 科研
  • 学生、校友和教授的故事分享
香港大学(港大)的工程专家从三叶草的倾性运动蒙受启迪,研发出一种折纸微流控装置,可对外界环境变化作出反应,例如温度、光线的强度和湿度。研究团队将此项可变形的微流控装置命名为 TransfOrigami microfluidics(TOM),来强调它的形状变化和折纸结构之间的密切联系。这项重大突破对于未来实现微流控装置可因应环境而作出变化具有深远意义。